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智慧心境 – 心靈成長

東方文化,特別是中國文化,易經繫辭上傳第二章最後提到『是以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』。古人說人助天助,要靠自己,亦即,懂了易經的道理,上天就會保佑你。

上天是如何保佑你的呢?就是需要你自己按照易經的道理,做到合情合理,天人合一,要你的修養達到這個境界,就可以天人合一了。而這個天並不是另外有一種力量,只是你自己的心,董了易經的道理,用這個道理做人,動靜都看準了,一切都會是大吉大利,沒有壞的,一切都看自己的修養如何。

易經又提到『吉凶者,言乎其失得也。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无咎者,善補過也。』這是占卜時再卜得的每一個卦後面會出現的,有吉、有凶、有悔吝、有无咎等,這些都是爻辭常用的字眼。

易經中若是涉及到卜卦,則卜卦的結果,只有吉凶悔吝這4個字。在易經中認為根據人類自身利害的需要,得到我們想要的便是『吉』;得不到或失去我們想要的便是『凶』;而『悔吝』則是憂慮、有煩惱、事情辦不通有困難。而任何一件事情成功()的機率大概只有四分之一,失敗的機率大概是四分之三;其中四分之一是凶,另外一半是煩惱、險阻、艱難(亦即悔吝)

易經下傳中有句話:『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』也就是人生的一切,任何一件事,一動就有好有壞,且壞居多故而古人說『一動不如一靜』。

卜一個卦的結果不外乎吉、凶、悔吝、无咎。而无咎指的是沒有大毛病,但不等於是好,而是說進退之間要注意。也就是說,人在平安無事時,要特別小心,人不會不犯錯,善於反省自己的錯誤,加以改正,就真正達到了无咎的境界。

當我們起心動念欲有所動作時,是不是適合動?又該注意些什麼?結果會如何?用易經卜卦來前知、來修煉自己的身心靈,或許不錯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